关于制定2025年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6-12 浏览次数: 718

各学院:

为进一步规范研究生培养方案管理,保障我校2025级研究生培养计划顺利制定,现将制定2025年研究生培养方案工作通知如下:

一、时间安排

2025612日至75

二、制定范围

我校实行各年级研究生培养方案备案制2025年有招生的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和专业学位博士、硕士授权点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各学院在前一年制定的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根据学位点实际情况,制定2025级研究生培养方案。

三、工作要求

(一)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制定培养目标,培养方式专业实践等环节时,须融入课程思政内容,把思政教育有机融入到课程教学、学术训练、科研实践、论文指导的全过程,引导研究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将科学家精神、科学道德、学术规范、职业伦理等纳入研究生课程体系。

严格执行上级指导性文件要求。严格执行指导性培养方案,2025级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培养方案应结合各学科评议组和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导性培养方案制定,尚无指导性培养方案的学位点,根据相关教指委建议可参考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公布的《学位基本要求》制定培养方案。全面开设核心课程,《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规定的一级学科核心课程必须全部开设各学位点可根据培养目标选择开设为必修课或选修课,并在培养方案中备注为“核心课程”核心课程不允许学院自设。指导性培养方案、《学位基本要求》和核心课程指南可登录研究生院网站查看网址:http://yjsy.fjnu.edu.cn/sjwj/list.htm)。

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分类培养。学术学位应强化科教融汇协同育人,培养方案应突出教育教学的理论前沿性,厚植理论基础,拓宽学术视野,强化科学方法训练以及学术素养提升,鼓励学科交叉,在多种形式的学术研讨交流、科研任务中提升科学求真的原始创新能力,注重加强学术学位各学段教学内容纵向衔接和各门课程教学内容横向配合。专业学位应强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培养方案应突出教育教学的职业实践性,强调基础课程和行业实践课程的有机结合,注重实务实操类课程建设。将人才培养与用人需求紧密对接,深入建设专业学位联合培养基地,强化专业学位类别与相应职业资格认证的衔接机制,推动行业产业部门参与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实施培养过程,增加实践环节学分,须有一定比例的实践课程,设置专业学位专属课程,推进课程设置与专业技术能力考核的有机衔接。推动学科竞赛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引导和激励师生积极参与高水平学科竞赛,专业学位授权点可在培养方案中明确参加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等国家级高水平学科竞赛获奖可作为在学期间创新性成果。

(四)构建高质量、有特色的前沿课程体系。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立足学校办学定位,融合学科前沿、地方特色与人工智能先进技术,加强研究生“学科思维+交叉思维+AI素养”的训练。一是结合往年培养方案运行情况,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科学合理开展课程结构优化,淘汰陈旧课程,加强学科、行业前沿类课程设置,强化核心素养培养,开发特色选修课、跨学科融合课,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二是深度融合AI技术手段,结合各学科特点,开设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的专业课程,推进教学过程的智能化,培养适应智能化时代的复合型人才。

(五)鼓励培养方案中明确申请学位实践成果的基本要求。根据《关于修订印发<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的通知》规定“完成学位论文或实践成果,指导教师同意推荐其申请硕士学位的,可提出学位申请各专业学位授权点制定培养方案时,可按照各教指委对学位论文与申请学位实践成果基本要求为指导,探索制定实践成果类型内容要求、规范性要求等,实践成果应聚焦企业、行业实践领域的实际需求,把握关键问题,以问题解决方案形式呈现。

工作程序

(一)2025年首次招生的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和专业学位博士、硕士授权点

1. 培养单位成立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小组,由培养单位负责人、分管研究生教育工作负责人、学位授权点负责人、导师代表和校外专家组成。工作小组应选择国内“双一流”大学、国外知名大学一流学科等作为标杆学科,在充分总结原有培养方案实施情况、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学校指导性意见相关要求,开展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其中,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还需吸纳行业或企业专家参与。

2. 各培养单位组织由校内外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培养方案进行论证,重点论证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内容、专业实践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形成专家论证意见表(附件3)。专家组成员不少于5人,其中至少有学科评议组成员或教指委委员1人以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论证要求有至少1名行业高级职称专家参加

3. 各培养单位针对评审专家提出的论证意见对培养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完成培养方案终稿,并形成培养方案制定说明(3000字以内)。制定说明应包含:制定思路、前期调研情况、培养方案与国内标杆高校培养方案比较、针对专家修改意见的执行情况等。

4. 各培养单位将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通过的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等材料提交研究生院审核。

往年已招生的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和专业学位博士、硕士授权点

2025年在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前提下,原则上不再做大的修订变动仅可根据学位点实际情况调整一部分特色课程,核心课程原则上不做调整。如与2021年修订的培养方案相较无大变化,经学位授权点负责人、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人、学院分管研究生工作负责人签字同意、盖章后即可,可不经专家评审。

(三)电子版培养方案经研究生院审定后,上交签字盖章后的纸质版2025年首次招生的学位点还需同时提交和培养方案制定说明纸质版提交后,各学院在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培养方案进行录入,系统上填写的培养方案内容必须与上交的纸质版培养方案保持完全一致,否则将审核不通过。研究生培养方案一经研究生院审核通过后,无特殊情况不允许修改。

四、时间安排

(一)6月12-25各学院按照通知上述要求和程序制定2025级研究生培养方案

(二)630提交电子版培养方案至研究生院培养科初审,发送至xwpyb@fjnu.edu.cn邮箱。

(三)7月5日,各学院提交纸质版培养方案及相关材料,同时登陆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设置系统版培养方案。

(四)研究生院审核意见将通过邮件方式返回至各学院邮箱,请及时查收。

五、其他

(一)培养方案一经确定后,原则上不允许修改。培养过程中,如确因师资变化等特殊情况需删除专业必修课程,由学院提交书面说明至研究生院;如需增加必修课程,提交“福建师范大学新增研究生专业必修课申请与审批表”(研究生院网站-培养管理-文档下载)至研究生院审核通过后方可增加;专业选修课可视实际师资变化等情况进行微调。

(二)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后,各单位应通过一定的方式向该年级研究生公布。

(三)研究生培养方案是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指导性文件,是研究生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请各学院务必高度重视,进一步规范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与修订工作,提高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前瞻性,制定适应我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需求的高质量培养方案。

 

附件1.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模板.doc

附件2.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模板.doc

附件3.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专家论证意见表.doc

 

 

研究生院    

2025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