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李闽榕 |
发布时间:2017-05-26 | 浏览次数: 8431 |
姓名:李闽榕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55年6月出生
职称:教授
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学、区域经济竞争力、现代物流
学科专长:理论经济学
E – MAIL: lmr_163@163.com
通信地址: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文经楼3楼
邮编:350117
个人简介:男,汉族,山西安泽人,1955年6月出生,福建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任省新闻出版(版权)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先后在《人民日报》、《求是》、《管理世界》、《经济学动态》、《经济日报》、《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中国改革》、《经济学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科学社会主义》等中央和省级出版社及报刊上发表各类著作、文章300余篇 (部)。
科研与学术工作经历:
2008/5—2011/9 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1995/2—1996/11 中共福州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学术兼职:
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理事长、主任;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
G20国家创新行动高级别专家工作组专家;
金砖五国创新行动高级别专家工作组专家;
国家科技评估标准化工作组高级别专家;
《光明日报》光明智库学术委员会委员;
《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评审专家委员会专家;
国家科技部“区域全面创新改革评价专家组”评审专家;
国家科技部“创新城市评估专家组”评审专家;
国家工信部科技成果转化会商机制成员。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宏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国家竞争力、科技创新评价等方面的研究。
成果奖励:
1、李闽榕,《全球环境竞争力报告(2013)》,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福建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二),2016年;
2、李闽榕,《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3-2014)》,中国社科院皮书评奖委员会中国优秀皮书奖一等奖(排名第二),2016年;
3、李闽榕,《世界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2001-2012)》,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排名第二),2015年;
4、李闽榕,《“十二五”中期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发展研究奖三等奖(排名第二),2015年;
5、李闽榕,《世界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2001-2012)》,福建省第十届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二),2013年;
6、李闽榕,《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发展报告(2005-2009)》,教育部第六届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著作二等奖(排名第二),2013年;
7、李闽榕,《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发展报告(2005-2009)》,福建省第九届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二),2011年;
8、李闽榕,《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与预测研究》,福建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2009年;
9、李闽榕,《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5~2006)》,福建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二),2007年;
10、李闽榕,《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报告(1998~2004)》,福建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7年;
11、李闽榕,《福建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福建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2005年;
12、李闽榕,《福建省山海协作科技经济工程实施》,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三),2001年;
1995年2月之前在新疆工作期间,科研成果先后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届、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科研项目: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实验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在区域经济中的应用研究--以省域经济评价和预测为例,2010年7月-2014年12月,已结题,主持。
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与预测研究,2007年7月-2010年2月,已结题,主持。
3.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家版权局重要项目,版权保护促进中国德化陶瓷产业发展的研究,2011-2014年6月,已结题,主持。
论文著作:(近五年)
期刊论文:
1、李闽榕,完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评价体系,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3月31日。
2、李闽榕,全球创新环境与G20国家创新竞争力提升(论者之一),光明日报,2016年8月24日。
3、李闽榕,论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交融发展,光明日报,2016年8月14日。
4、李闽榕,科技和文化创新融合发展,人民日报,2016年8月4日。
5、李闽榕,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民间智库,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6月2日。
6、李闽榕,一部学习和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好读物,人民日报,2014年5月13日。
7、李闽榕,“十二五”中期各省经济竞争力评价,中国经济报告,2014年第5期。
8、李闽榕,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预测模型的选择实验与效果分析(排名第二),管理世界,2012年第7期。
9、李闽榕,推进福建跨越发展应加紧谋划海洋、布局海洋,理论内参,2012年第4期。
学术专著:
1、李闽榕,《世界茶业发展报告(2017)》(排名第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5月,389千字;
2、李闽榕,《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5~2016)》(排名第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2月,895千字;
3、李闽榕,《中国国家竞争力报告NO.2》(排名第二),广东经济出版社,2016年8月,310千字;
4、李闽榕,《二十国集团(G20)国家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2016-2016)》(排名第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8月,568千字;
5、李闽榕,《二十国集团(G20)经济热点分析报告(2016-2017)》(排名第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7月,320千字;
6、李闽榕,《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4-2015)》(排名第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2月,919千字;
7、李闽榕,《全球环境竞争力报告(2015)》(排名第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12月,1006千字;
8、李闽榕,《二十国集团(G20)经济热点分析报告(2015—2016年)》(排名第二),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年10 月,300千字;
9、李闽榕,《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3-2014)》(排名第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2月,929千字;
10、李闽榕,《“十二五”中期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发展报告》(排名第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11月, 千字;
11、李闽榕,《二十国集团(G20)国家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2013-2014)》(排名第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11月,568千字;
12、李闽榕,《“十二五”中期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排名第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3月,1029千字;
13、李闽榕,《中国茶产业发展(2013)》(排名第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1月, 千字;
14、李闽榕,《全球环境竞争力报告(2013)》(排名第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12月, 千字;
15、李闽榕,《二十国集团(G20)国家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2011-2013)》(排名第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9月,551千字;
16、李闽榕,《中国茶产业发展(2012)》(排名第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4月, 千字;
17、李闽榕,《世界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2001-2012)》(排名第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1月,792千字;
18、李闽榕,《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1-2012)》(排名第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3月,965千字;
19、李闽榕,《闽商发展报告(2012)》(排名第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12月,千字;
指导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2014级-2016级 2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