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陈维振 |
发布时间:2017-04-11 | 浏览次数: 9800 |
姓名:陈维振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49年2月
研究方向:语言学
学科专长:理论语言学,哲学阐释学,模糊语言学
E-MAIL:fjw@fli.com.cn
通信地址: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邮编:350007
一、个人简介:
男,1949年3月出生,福建福清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福建省优秀专家,曾任第八届第九届福建省政协委员、福建省外语学会副会长等职务。
二、教育经历:
1972/11-1975/5 福建师范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
1977/10-1980/10分别在英国威尔士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埃塞克斯大学攻读英语、国际关系和经济学、理论语言学,1980年10月获文学硕士学位。
三、科研与学术工作经历:
1994/10-1995/4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教育系访问学者
四、学术兼职:
福建省翻译协会副会长
《外国语言文学》编委
五、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语言哲学、模糊语言学、哲学阐释学方面的研究
六、成果奖励:
(一)、论文"有关语言习得的争论及其意义",获福建省第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988年。 (1)
(二)、译著《英吉利教会史》获福建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4年。(1)
(三)、专著《范畴与模糊语义研究》获福建省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3年11月。(1)
(四)、译著《后现代转向》获福建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3年11月。(2)
(五)、译著《博德利亚:批判性的读本》获福建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7年11月。(1)
(六)、论文“维特根斯坦悖论及其怀疑论解决方案”获福建省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9年12月。(1)
(七)、译著《上帝之城》,复旦大学出版社,获福建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2.12,(2)
七、科研项目:
主持并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省级重点社科项目1项,省级一般社科项目3项。
八、教学情况:
近5年讲授的研究生课程:
博士研究生:语义哲学、哲学阐释学、批评话语分析等
硕士研究生:理论语言学
九、主要学术成果:
(一)专著
1。《人类心智的窗口:论乔姆斯基的语言思想》,北京:学苑出版社,1993年。(1)
2。《范畴与模糊语义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 (1)
(二)译著
1。《英吉利教会史》,商务印书馆,列入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1993年。 (1)
2.《圣经与历史》,三联书店,1998年。(2)
3.《后现代转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 (2)
4.《博德利亚:批判性的读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1)
5.《剑桥政治思想史》,三联书店,定于2012年年底出版。(1)
6.《上帝之城》,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2)
(三)主要论文
1.“实证主义语义学批判”,《福建师大学报》,1992(3)。 (1)。CSSCI
2.“普遍语法与外语教学:问题与谜”,《福建师大学报》,1993(3)。(1)。CSSCI
3.“从现象学角度反思范畴和模糊语义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0)。(1)。CSSCI
4.“中国模糊语言学:回顾与前瞻”,《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1)。(2)。CSSCI
5.“有关范畴本质问题的认识”,《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1)。(1)。CSSCI
6.“有关模糊语义的知识论观点”,《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1)。(1)。CSSCI
7.“有关范畴本质与模糊语义问题的再认识”,《外国语》,2003(1)。(1)CSSCI
8.“范畴的习得问题”,《现代外语》,2004(1)。(1) CSSCI
9.“维特根斯坦悖论及其怀疑论解决方案”,《外语学刊》2008(1)。 (1)。CSSCI
10.“从逻辑到语法:论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观对模糊语义研究的启示”,《福建师大学报》,2010(2)。(2)。CSSCI
11 “假装与二阶假装之可能性”,《洛阳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5)。(1)。CSSCI
12.“悖论与自然语言逻辑”,《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5(2).(2)CSSCI
十、目前指导博士生研究生情况:
2012级:池舒文 2013级:徐雅缘
![]() |